校园作揖礼,也是防控礼仪
思想道德教育
2020-05-25
分享到:
随着各地中小学逐步有序复课,如何让活泼好动的孩子适应卫生防控要求,不同地方探索新举措。据报道,浙江衢州衢江区的117所学校就把作揖礼纳入教学内容,要求上下课期间,师生见面、学生打招呼等都要行作揖礼,目的是让师生保持一定安全距离。
在握手成为压倒性主流礼节的当代,延绵了几千年的古礼,因着防疫要求,今年春节后在不少地方被重新提倡,近日又在衢江区的学校里复活,首先也算得上是一种文化传承。看着学生们似模似样地相对一揖,感觉颇为新鲜有趣。当然,更重要的是,为了防控新冠肺炎病毒,必须保持社交距离,学生们年纪小、自制力略差,校方推广作揖古礼以保持距离,也算是用心良苦,让校园防控多了一分仪式感。衢州作为孔氏南宗家庙所在地,2018年就以“南孔圣地、衢州有礼”为口号推介过作揖礼,此番大概亦可算作因势利导。
有些较真的网友也发出质疑,例如老师指导时是不是严格区分了“吉拜”和“凶拜”,学生们有没有被影视作品中的抱拳礼或江湖手势带歪?也有些比较实际的疑虑,诸如手里拿着书本怎么作揖,疫情结束以后还改不改回来之类。更有一些声音质疑此举是形式主义,因为国人并不像国际友人那样热衷于拥抱和贴面礼,同学老师之间握手也并不多见,推广作揖,还不如保持原来鞠躬行礼来得便当。
其实,只要别把作揖礼搞成新的学习压力,着重于保持社交距离的内核,就并无不可。传统文化需要弘扬,作揖礼在当下也有“少接触”的现实意义,平和看待就好。问题的关键还是在于,不管以什么方式,让老师和同学们最大程度免于传染的风险才是硬道理。
思想道德教育
更多...
法治教育
更多...
养成教育
更多...
经验交流
更多...
教育部关工委“五老”报告团巡回宣讲会 如期在我校举行传承红色基因 助力乡村振兴丨弥勒市关工委开展“五老”进校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专题宣讲活动曲靖市关工委组织收看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直播文山市关工委开展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书香致英雄”读书活动普洱学院举行《“五老”助力民族团结誓词碑精神融入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研究》课题研讨会弘扬长征精神 赓续红色血脉 ——文山市关工委联合七都建发集团党委开展主题演讲比赛曲靖市关工委举办全市关工系统“五老”人员、合适成年人、办公室干部培训会临沧新华书店有限公司临翔分公司关工委“五个突出”开展青少年文化活动取得实效
科普园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