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玉溪市中小学劳动教育现场推进会在易门县召开。会议深入紧扣国家及云南省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部署要求,通过搭建经验互鉴、实践观摩平台,系统部署下一阶段重点任务,推动全市劳动教育从“实践体验”向“科技赋能、内涵发展”升级,充分释放劳动教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的综合育人价值。


(与会领导参观劳动教育实践基地。 刘天琦/摄)
本次推进会以“科技引领 创育未来”为主题,由玉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玉溪市教育体育局、玉溪市农业农村局联合主办,省关工委到会指导,采取“现场观摩+经验交流”的形式开展。与会人员先后走进易门县六街中学、易门县第一幼儿园等地,实地察看劳动教育基地建设与课程实施情况。易门县教育体育局、江川一中等单位就各自开展劳动教育工作以来的先进经验、思想和做法进行分享交流。

(推进会现场劳动教育成效展示。 刘天琦/摄)
会议指出,近年来玉溪市劳动教育成效显著,实现从“落地实施”到“提质增效”的跨越发展。目前,全市建成市级劳动教育示范学校43所,其中6所获评“云南省劳动教育示范性学校”,江川区跻身“全国中小学劳动教育实验区”;建成校内外劳动教育实践基地377个,组建起404名专职教师与近100名非遗传承人、能工巧匠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形成“城乡互补、各有特色”的发展格局。2019年以来,全市各级关工委累计投入113.6万元,为劳动教育系统推进与基地规范化建设提供坚实保障,每周1节劳动课在中小学全面落地见效。

(会议现场。 白迪云/摄)
会议强调,劳动教育是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的系统工程,必须常抓常新、久久为功,推动课程化、校本化工作走深走实,提升育人功能。要强化协同育人,打破部门壁垒,健全关工委、教育体育、农业农村等部门联动机制,持续建强专业化师资队伍。要深化科技赋能,推动劳动教育基地从“单一实践场所”向“多元科技平台”升级,融入智能灌溉、无土栽培等现代技术,开发“接地气、分阶梯、融科技”的特色课程。让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提升科学素养。要打造特色品牌,立足高原特色农业、非遗技艺等地域资源,实现“一地一特色、一校一亮点”,创建玉溪特色的劳动教育体系。同时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全社会关心支持劳动教育的浓厚氛围,让崇尚劳动、尊重劳动的价值理念,在青少年心中播下种子、生根发芽,成长为伴随一生的精神品格。
(信息来源:玉溪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