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 | 昆明传媒学院开展“五老”进校园宣讲活动
经验交流 2025-11-24 分享到:

为传承伟大抗战精神,厚植青年学子爱国情怀,11月18日,昆明传媒学院特邀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五老”宣讲团、云南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张旭教授,开展“伟大抗战精神云南英烈谱”专题宣讲活动。校团委全体人员、2025年青马班学员及各二级学院师生代表300余人参加活动,共同聆听那段镌刻着忠诚与热血的抗战记忆。

2087503673.png

张教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时代背景,开篇解读纪念活动标识的深刻内涵,精准阐释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伟大抗战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强调这一精神是激励中国人民奋进的宝贵财富。他以“英烈群像”为线索,生动讲述了云南儿女在抗战中的英雄事迹。一个个可歌可泣的故事,一幅幅震撼人心的画面,清晰勾勒出云南在抗战中从大后方到最前线的转变,展现出云南各族人民“以一隅而荷天下之重”的担当与奉献。

张教授指出,云南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蕴含的民族团结、全民抗战、无私奉献精神,坚定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号召青年学子铭记历史,传承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将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融入新时代征程。

一场宣讲落下帷幕,一种精神永续长存。此次“五老”进校园活动,以云南抗战英烈的精神丰碑为支点,成功搭建起历史与青年的对话桥梁,让伟大抗战精神在宣讲中落地生根,在感悟中薪火相传。昆明传媒学院始终将红色教育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让更多青年学子在回望历史中坚定信念,在传承精神中勇担使命,以笔墨书写时代,以行动践行担当,让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宣讲人介绍


张旭,教授,云南师范大学本硕博思政课教学专项督导、云南省思政课教指委委员、云南省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教指委委员、中共云南省委讲师团成员、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五老"宣讲团成员,思政课教学技能省赛国赛金牌指导。


学员心得


青马班学员 付怡宁

我们虽未亲历战火,但抗战精神依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提醒我们,和平来之不易,民族复兴任重道远。在未来的学习与工作中,我将传承这份“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炮火前进”的勇气与担当,将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发展的大局,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云南抗战的英雄谱,已深深烙印在我的心中,它将成为我前行道路上不灭的灯塔,指引我在新时代的征程中勇毅前行。


青马班学员 李佳欣

聆听张旭教授的讲座后,一幅幅波澜壮阔的革命历史画卷在脑海中徐徐展开,一个个闪耀着理想信念光芒的先辈形象变得愈发真切。作为青马工程学员,我在重温峥嵘岁月中深刻领悟了伟大革命精神的核心要义,在追思先驱榜样中获得了奋进不息的精神滋养,也更加明确了新时代青年赓续红色血脉、肩负时代重任的自觉与方向。


青马班学员 范丹妮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不用再扛枪上战场,但“战场”从未消失:卡脖子的科技难题需要人去破,乡村振兴的田野需要人去闯,基层治理的细节需要人去磨。就像滇西的青年们“集边胞之力”,我们这代人的使命,是“集青年之力”:把专业学扎实,是为了在科研一线啃硬骨头;参与志愿服务,是为了把温暖递到最需要的地方;哪怕只是做好手头的一件小事,也是在为“山河无恙”添一块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