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6日至7日,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25周年暨全省“最美五老”表彰大会在昆明举行,会上陈豪书记和顾秀连主任分别作了重要讲话。这次会议规格非常高,是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中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会议。昭通市关工委对学习贯彻这次会议精神高度重视,各项学习贯彻工作有序推进,按照要求,现将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及时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会议精神
(一)市委领导高度重视。会后,昭通关工委及时将会议精神向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关工委主任尹朝禹同志作了专题汇报,按照会议要求,市关工委将相关文件,特别是陈豪书记、顾秀莲主任重要讲话报请市委书记杨亚林、市委副书记王忠阅示,两位领导对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作出指示,要求市关工委认真抓好学习贯彻。
(二)市关工委积极行动。昭通关工委及时将陈豪书记、顾秀莲主任重要讲话印发各县区、各部门关工委认真组织学习贯彻。并结合昭通关工委实际,全面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和不足,通过查找,主要有五个方面的差距:一是组织机构不健全,规格低;二是人员配备不到位,专职人员少;三是经费保障不到位,部分县区没有专项经费;四是办公场地不足,部分县区没有专门的办公室;五是工作开展滞后,一些工作还存在空白。
(三)各级关工委狠抓落实。昭通各级关工委把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是认真组织传达学习,确保会议精神学习宣传覆盖到全市各级关工委组织。二是认真组织开展“对照标准找差距”活动,对标对表,全面查找全市各级关工委在学习上、工作上存在的差距和不足,举一反三,认真抓好整改提高。三是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机构建设、司法项目等各项工作。
二、迅速抓好落实,学习贯彻取得初步成效
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尹朝禹同志牵头召开专题会议,就学习贯彻会议精神,抓好各项工作落实作出部署,关工委迅速行动,推动有关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机构建设取得成效。一是经汇报,市委领导同意以市委名义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将各县区关工委统一划归县区委办公室管理。二是市关工委在现有2名参公事业编制的基础上,经对接,报市委领导同意,向市编委申请增加编制2个。
队伍建设取得成效。经市委同意,邀请已退休的原市人大副主任皮永宏同志担任市关心下一代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同时,明确2名市委办公室科长具体负责落实关工委具体工作。
经费落实取得成效。市财政将市关工委工作经费列入预算,足额进行保障,大多数县区也将工作经费列入了财政预算。
办公场所得到解决。在市委领导的关心下,为市关工委增加办公室2间,目前市关工委办公室共有3间,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
相关工作得到加强。昭通各级关工委以学习贯彻本次会议精神为契机,推动司法项目、困难儿童帮扶等各项工作深入开展。
三、统筹推动工作,以贯彻会议精神为契机推动昭通关心下一代工作跨越发展
(一)加强机构建设。一是继续跟进落实,增加市关工委办公室2个编制。二是及时出台市委文件,将县区关工委连人带编划转到县区委办公室,由县区委办公室管理。二是进一步加强县区关工委办公室机构建设,机构规格按副科级进行明确,并配备专职的办公室主任。
(二)配备工作人员。一是配齐市关工委五老人员。从退休正处级干部中邀请2名老同志担任副主任,并组建市级五老工作队伍,五老宣讲团。二是争取按副处级配备市关工委秘书长,负责市关工委的日常事务。三是在发文明确的基础上,督促县区配备关工委办公室主任(或者秘书长),落实工作人员。
(三)落实工作经费。一是督促市级财政及时落实工作经费。二是积极组建市关工委关爱基金。三是以市委办公室文件方式,要求各县区每年将关心下一代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四是督促市综治办每年拿出20万经费用于市级司法项目工作,县区每年拿出不少于12万元经费,用于司法项目工作。
(四)落实办公场地。一是用好市委安排的3间办公室,并加强制度建设,做好制度上墙。二是发文明确各县区至少保证1间办公室。
(五)配备办公设备。根据需要配备好关工委办公室办公座椅、电脑、打印机等设备。
(六)出台工作意见。从关工委机构设置、人员配备、经费保障、工作重点和举措等方面,进一步规范全市关工委工作,出台工作意见。
(七)筹备召开工作会议。拟于2018年上半年召开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同时召开关工委工作、司法项目工作的培训会议,拟请省关工委领导、市委、市人大、市政协领导出席会议,全面落实顾秀莲主任和陈豪书记重要讲话精神,总结关工委工作,安排部署当前今后一段时期工作。大会拟请一名市委副秘书长主持。一是请市委杨书记出席讲话,或作书面指示;二是请市委常委、市委秘书长、市关工委主任讲话;三是市关工委常务副主任作工作安排。
(八)全面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一是全面落实市县关工委机构人员、经费、办公场地。二是建立市级关爱基金,并做好管理和运行。三是全面启动脱贫攻坚帮扶行动,从思想上、经济上、法律上加强贫困家庭儿童帮扶工作。四是组建五老宣讲团,广泛开展党的十九大精神、核心价值观等宣讲宣传和教育活动。五是组织开展青少年读书活动,加强青少年德育教育。六是全面启动和推进各县区司法项目工作。七是建设一批留守儿童之家、青少年科普教育基地、青少年德育基地。八是创建一批五好关工委。九是启动市青少年教育培训基地(少年宫)项目争取和建设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