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恩格贝 深植绿色梦
经验交流 中国火炬 2018-11-29 分享到:

编者的话 :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各地关工委和广大五老贯彻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在无垠的沙漠里、婉转的河道边、浩瀚的林区中,积极对孩子们进行各种生态环保教育活动。本期 4篇文章,从各地活动中采撷,是这项伟大行动的缩影。

 

恩格贝为蒙古语,意为平安、吉祥,历史上曾是一块水草丰美、风景秀丽的地方。盛夏的恩格贝生态示范区,万亩绿植、郁郁葱葱,唯有远处的金黄提醒着人们——这是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其沙漠腹地。

30 年前,这里风沙肆虐、环境恶劣 ;30 年来,几代恩格贝人和数以万计国内外志愿者以艰苦奋斗、敢为人先、锲而不舍、不求回报的库布其精神来治沙植绿,昔日的不毛之地变为今天的绿洲沃土,植被覆盖率达到70%,生产生活环境实现极大改观,成为少数民族地区绿色发展的典范。慕名来到恩格贝的人络绎不绝,来聆听恩格贝创业时期亲历者讲述“变不毛之地为沃土”的艰辛历程,来学习恩格贝精神。

中国关工委和内蒙古自治区关工委在恩格贝共同设立关心下一代教育活动基地。恩格贝成为广大青少年继承和发扬吃苦耐劳的奋斗者精神、勇往直前的创业者精神和无私奉献的志愿者精神,从小培养绿色生态意识,体验绿色发展理念,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生存家园的好地方。7 月 16 日至 8 月 14 日,鄂尔多斯市关工委联合市科协、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等单位,在恩格贝举办全市第二届生态科技夏令营。全市 9 个旗区的 450 名小学生参观沙漠科学馆、地质馆,通过图文实物、数字影像技术展示沙漠的前世今生,深刻体会人类在干旱荒漠地区谋求生存发展的不懈努力 ;徒步游览创业屋、半月湖、功勋墙、远山正瑛纪念馆等地,实地感受一代又一代恩格贝人为防沙治沙做出的卓绝努力,体会中外志愿者们在为绿色梦想共同奋斗中结下的深厚情谊 ;在抗日英雄纪念碑前祭奠缅怀革命先烈,重温那段烽火硝烟的悲壮岁月 ;在农业示范基地认识成片的紫花苜蓿,品尝沙漠中生长的纯天然果蔬,在螺旋藻基地亲手采集螺旋藻标本,在野外开展干旱荒漠地区植物调查,充分体验神奇的现代农业科技,切身体会沙漠治理带来的生态产业效益。“我喜欢这里的空气,很清新。”“我用显微镜看到了沙子五光十色的微观世界。”“志愿者们真了不起!”“我以后要做一名教师,把沙漠知识教给学生,还要帮助人们防沙治沙。”留言册上这些稚气话语,无不表达着孩子们的真实感受。

百米长卷上,蓝天白云下的一片新绿,婆娑树影中的汩汩清泉,夏日里绽放的绚烂花朵,极目远处的一抹金黄,绵软细沙上奔跑的快乐身影,孩子们挥舞着手中的画笔描绘着心中恩格贝多姿多彩的模样。

 

(鄂尔多斯市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