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德宏州关工委谷忠人副主任一行到芒市勐戛镇调研,调研活动中到了勐戛大新寨抗战烈士杨思敬故里、勐戛莲台山的“还我河山”、“忠烈祠”,听取杨思敬烈士故事缅怀抗战英烈。
杨思敬烈士1917年9月生于勐戛大新寨村,幼年在勐戛镇省立小学念书、先后到龙陵、昆明求学。抗战暴发,1942年5月家乡沦陷,他立志从戎回到家乡大新寨说服母亲变卖家产购买枪支弹药,发动组织群众开展抗日游击斗争,后与龙潞游击支队司令朱嘉锡取得联系,将人马编入该支队下属第四大队,杨思敬被任命为该大队大队长。从此,他带领游击队员活动在潞西东南部山区,龙陵县的勐堆、勐蚌一带抗击日寇直至为国捐躯。1987年7月被国家民政部追认为革命烈士、颁发了烈士证书,是德宏州唯一被国家追认的抗日烈士。
1944年5月开始对滇西对日寇反攻作战,中国远征军先后攻克腾冲、松山、龙陵、芒市,日军残部千余人由芒市经拱卡、勐稳退至勐戛占据白羊山一带负隅顽抗。同年11月22日中国远征军终于攻克白羊山。当年,战争结束战火硝烟未散尽之时,勐戛老百姓含泪掩埋了阵亡官兵的遗体后,为了缅怀英烈修建了一座忠烈祠。
勐戛忠烈祠是全省唯一一个在抗战胜利前由民间自发捐款修建的抗日忠烈祠,修建的时间与腾冲国殇墓园同期,即1944年底至1945年初。
在芒市勐戛镇莲台山的岩石上,滇西抗战时期龙潞抗日游击队曾镌刻了“还我河山”四个铿锵大字。2011年8月,据前来修复此石刻文物的云南省考古研究所专业人员说,这是目前全省唯一发现的抗战时期镌刻在山岩上的石刻文物。这一珍贵的抗战石刻文物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还我河山”这四个大字,既是珍贵的抗战文物、更是留给后人的警示牌和精神财富。
修复前的岩石刻
早期老百姓自发修建的简陋忠烈祠
2010年8月,省文物管理所的石刻修复专业人员在修复抗战石刻文物“还我河山”字迹。
上述有关杨思敬烈士、石刻“还我河山”、忠烈祠的故事是摘自原勐戛大新寨插队昆明知青、全国劳动模范、原州公安局老干部、州关工委顾问郭津德同志多年前亲身走访收集整理的滇西抗战史资料。
文章来源:芒市关工委作者:包孔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