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科协关工委:行走课堂,让科学教育有“智”更有“质”
思想道德教育 2025-01-25 分享到:

135.jpg

2025年开篇之际,临翔区35名初中学子齐聚云南大学,满怀着对科学知识的好奇以及探索未知的热忱,开启了一场为期3天的精彩科学之旅。以此为契机大力开展具有临翔特色的科学教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激发青少年的好奇心、想象力、探求欲,为推动临翔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文化与历史交融  传承科学精神

活动首站到达西南联大旧址,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西南联大博物馆,感受西南联大师生在铁皮屋子里“静坐听雨”的情境,在这里,他们仿佛穿越时空,亲身感受了老一辈科学家们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依然坚持不懈、追求真理的科研精神。随后,同学们踏入了云南大学历史悠久的东陆校区,漫步在这片充满历史韵味的校园中,每一栋古朴的建筑、每一条幽静的小径,都诉说着往昔的故事,见证着无数学子在这里追逐梦想的脚步。这片土地承载着历史记忆,鼓舞着年轻一代传承并发扬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在孩子的心中种下了探索未知、追求卓越的种子。

参加活动的杨廷莹同学深有感触地说:“在西南联合大学旧址我听到了很多先辈科学家的故事,也了解到了西南联大的建学历史,真的很不容易,让我感受到了以前的学子们是多么的艰苦,现在我们也应该学习他们那样坚定不移的品质,在日常生活中遇到问题要勤思好学,不要逃避问题。”

 

学术与思想碰撞  启智未来方向

“我非常荣幸能够参加这次研学,在这次研学中,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我们能够与华中科技大学的各位学长学姐们交流。在交流中,我感受到了学习并不是一味的去苦读,而是要更重要的是找到其中的乐趣。”参加活动的杨冬意同学说。

本次活动在华中科技大学挂职临翔干部的推动助力下,来自华中科技大学物理学院的学子们与同学们展开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会。通过分享各自的学习心得和科研体验,两地学子之间架起了一座友谊的桥梁,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思想的碰撞。这次面对面的互动,不仅是知识上的交流,更是对未来梦想的一次深刻启迪。华中科技大学挂职临翔干部勉励大家,要发扬科学家们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坚定追求科学真理,树立科技报国远大志向,刻苦钻研,炼就本领,把个人理想和国家愿景有机融合,在新的历史征程中书写青年华章。

探索与兴趣共鸣  领略科技魅力

在活动中,精心策划的“认识理解我们的宇宙”、“太阳和恒星的秘密”、“宇宙中的神秘天体”三场精彩科普讲座,从吞噬一切光线的黑洞,到遥远而明亮的各类星体;从精确规律的脉冲星,到改变时空结构的引力波,通过天文博士生动的讲解和丰富的视觉展示,为同学们打开了一扇揭秘天文奥秘的大门。在太阳历广场,同学们了解到了古人对于天文现象的观测智慧以及太阳历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深刻感受到天文学与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紧密联系。当璀璨的穹幕星空在同学们头顶上缓缓展开,星辰闪烁、星河流动,大家仿佛置身于宇宙之中,沉浸式地领略到了宇宙的广袤无垠和神秘莫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而最让大家激动不已的,莫过于通过专业望远镜观看木星和土星了。在云南大学天文台,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了一系列先进的天文仪器,这些设备是科学家们窥探宇宙奥秘的重要工具。从巨大的光学望远镜到精密的射电望远镜,每一件仪器都承载着人类对未知世界的无限好奇和探索精神。平时遥不可及、只能在书本图片中看到的星球,此刻清晰地出现在眼前,木星那标志性的条纹以及土星那美丽的光环,都让师生们真切地体会到了宇宙天体的奇妙,也在他们心中种下了探索宇宙的种子。

课堂上,书本是学生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是学生的书本。近年来,临翔区积极协调相关科普资源,将课堂从课内延伸到课外,从书桌延伸到自然,打造行走的、有质量的科学课堂,让学生们通过眼见为实开拓视野,通过亲身实践以行促知,通过生活管理学会自立,通过团队协作适应社会,让科学教育真正“动”起来,“活”起来。(供稿:临翔区科协关工委)

13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