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胜的《从战争中走来》一书中,有这样一段内容:
张爱萍礼服照
作者帮张爱萍将军改一篇文章,原稿中有一个词是“老红军”。便疑问:红军就是红军,干吗要加个“老”字。
张爱萍将军回答,有没有这个“老”字,可是不一样了。过去组织部门有过规定,1937年7月7日全面抗战爆发前,参加革命的都算是红军干部,但只有参加过长征的红军战士,才能称“老红军”。
毛主席在长征途中 沈尧尹作品
看到这段文字,突然想起1955年的授勋。便很认同这话是有道理的。
195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颁布的《授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有功人员的勋章奖章条例》,对中国工农红军、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参加革命的有功人员勋、奖章的授予作了规定。
其中对于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的规定是这样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三级八一勋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八一奖章。出于对红军时期参加革命等因素考虑,八一奖章的材质为银质,与勋章相同,而与独立自由奖章和解放奖章的铜质区别开来。
……
第二条
(一)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授予在中国工农红军时期(自1927年8月1日到1937年7月6日)参加革命战争有功的人员。
……
第三条
(一)一级八一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时期的师级以上干部。
(二)二级八一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时期的团级和营级干部。
(三)三级八一勋章授予中国工农红军时期参加长征和坚持各地游击战争的下列人员:
1935年10月20日以前参加第一方面军的连级以下人员;
1936年9月30日以前参加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的连级以下人员;
1935年9月30日以前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
1937年7月6日以前坚持各地游击战争的连级以下人员;
1937年7月6日以前参加东北抗日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
(四)八一奖章授予在1937年7月6以前参加中国工农红军、除本条前三项所列各种人员以外的人员。
按上面的这两条规定,授予一、二级八一勋章,在“红军时期”这个大的分期内,不再分设具体时间。
而三级八一勋章和八一奖章的授予条件,则是有严格区分的。
北京军区空军原副司令员米志高获得的八一奖章和证书。(图片来自网络)
米志高同志逝世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1月06日05:24 人民网-人民日报 |
新华社北京12月30日电 北京军区空军原顾问米志高同志(副兵团职离休干部),因病于2003年11月2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4岁。 米志高是陕西省延长县人,1936年参加红军,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和抗日战争时期,他历任卫生员、通信班长、排长、副指导员、连长、营长、团参谋长等职。解放战争时期,他历任副团长、团长、师副参谋长、东北航空学校大队长、太原第四航空学校参谋长等职,参加过平汉、南渡黄河、淮海、渡江等战役战斗。新中国成立后,他历任空军第四航空学校副校长、校长,北空司令部副参谋长兼军训部副部长、北空副司令员等职。他曾荣获二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和二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人民日报》 (2004年01月06日 第四版) |
新华社关于米志高逝世的报道。其中授勋部分有误。
简言之,红一、二、四方面军和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中参加长征的“老红军”才有资格获得“三级八一勋章”。
考虑到“坚持各地游击战争”和“参加东北抗日联军”连级以下人员的条件艰苦等特殊性,这部分人均授予“三级八一勋章”,不受时间和是否参加长征的限制。
红军爬雪山、过草地 沈尧尹作品
而其他红一、二、四方面军,陕北红军,红二十五军中未参加长征的“红军”,即1935年10月20日以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1936年9月30日以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1935年9月30日以后参加陕北红军和红军第二十五军的连级以下人员,只能授予“八一奖章”。
从这些资料和“三级八一勋章”、“八一奖章”的颁发,颇能说明“红军”和“老红军”的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