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的大理实践"20多家全国网络媒体记者团到海稍新庄采访红色旅游带动贫困户增收情况 不让每个村民掉队,不让每个困难户掉队,不让每个残疾人掉队,不让每一个老人、学生掉队,67岁以上老年人免费吃饭,穿红军服每人每天补助10元人民币,全村村民三岁以上每人每年发两套红军服,女的文艺队多发一套民族服,全村66户231人全民参与、共同致富模式。
2015年扶贫攻坚开始,宾川县乔甸镇党委政府到外请回海稍新庄本村人在外发展多年企业的蒲国宏回到家乡兴办起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光观旅游开发有限公司一起参与扶贫!
宾川县乔甸镇党委副书记、镇长自汝涛向"脱贫攻坚的大理实践"20多家全国网络媒体行活动采访团介绍:依托海稍鱼的“名气”、依山傍水的“灵气、传承红色文化的“正气”、民风淳朴民族团结的“和气”,釆取“党支部十企业十村民十(海稍村委会98户建档立卡户)合作模式。
"脱贫攻坚的大理实践"20多家全国网络媒体行活动采访团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
在宾川县乔甸镇海稍新庄红军村采访残疾人杨国菊:一个五口之家,其中三人是残疾人的特殊家庭,凭借着坚强的意志,自强自立,2016年主动申请退出低保,成为了远近闻名的种植葡萄、石榴能手、致富带头人。她说作为一名残疾人,我是不幸的,作为一个低保户,我又是幸运的!我深深地感受到,这一切都是党和国家给的,没有党的惠民好政策;就没有我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感谢党、感谢政府,让我们赶上了前所未有的好时代。
宾川县红色海稍农业观光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蒲国宏介绍:自2016年4月21日开馆以来,共接待各地游客48万多人次前来旅游观光和接受红色传承教育,实现旅游收入近1000万元左右。不仅增加了公司收入和贫困群众收入,村民意识有了新的转变,农村经济有了新发展,农村面貌有了新变化,还为村民提供了就近务工的机会及商机,加快了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村民主要收入来源 1、承包土地收入 2、土地流转收入(闲置土地,流转公司使用) 3、农副产品收购收入(公司以高于市场价10%收购村民种养殖产品) 4、务工收入;到公司上班闲时80元/天,农忙季节100元一120元/天, 5、入股股金分红(村民分红两次;马上进行第三次分红,本村困难户分红四次,马上进行第五次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