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细作拓展未司项目   跑出未司工作“加速度”
法治教育 2023-12-14 分享到:

楚雄市未成年人司法项目领导小组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充分发挥“五老”在关爱保护和教育引导青少年的优势,聚力聚效开展法治教育、权益保护、帮教矫治等工作,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一、坚持能动履职,强化维权“力度”

建立健全沟通联系机制,凡是涉及未成年人的案件及时派出“五老”和合适成年人参加办案机关对涉案未成年人的首次讯问、后续讯问和庭审,保护触法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高公检法机关办案效率。受办案机关委托,积极配合参与社会背景调查,为办案机关依法并充分考虑社会效益办理案件提供参考依据参加讯问和社会调查了解的情况、有关法律规定,认真分析研究,对符合分流条件的,向办案机关提出从司法程序或实体法律处罚中予以分流的建议。

二、组建普法队伍,提升普法“维度”

2023年,市委政法委、市关工委成立楚雄市青少年法治教育宣讲团。关工委“五老”、公检法司工作人员、律师志愿者组建“联合型”普法队伍全市各中小学校在校学生为主要宣讲对象,构建了精准普法的新格局。通过集中宣讲、班级授课、一对一帮扶、召开座谈会等多种形式,进行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预防、未成年人合法权益保护、交通法规、预防网瘾、维护校园安全等法治教育活动,增强青少年自觉学法、用法、守法的意识,牢固树立法律至上的观念。

三、打造专门阵地“沉浸式”普法,拓展普法“广度”

充分发挥楚雄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作用,采用文字图片、场景演示、模拟法庭、沉浸式体验等多种体验形式开展警示教育。2023楚雄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接受警示教育学生255场次,14013次,开展“小手拉大手”等警示教育拓展活动9开展青少年模拟法庭249期

四、常态长效深化“个融合”,突出普法“深度”

创新宣讲模式,将“中华魂”主题教育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有机融合,同步实施,一体推进,提高普法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23年开展法治宣讲、思想道德宣讲25场次,受教育青少年3000多人次。

五、创新帮教举措,巩固帮教“温度”

多措并举强化涉罪未成年人帮扶教育工作,全力帮助涉罪未成年人回归社会。对办案机关同意分流的触法未成年人,“五老”人员采取现场帮教和跟踪帮教方式方式,通过释法说理、心理疏导家庭走访等方式做好涉罪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挽救工作重点指导家长强化家庭教育理念,以正面教育与人文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做好帮教工作。对就读于专门学校,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开展热心教育、挽救。每年2次深入校园开展法治宣讲,推进普法落细落实取得实效。组建心理工作室,满足学生心理健康需求。动员爱心企业等社会力量捐款捐物,年内组织开展走访看望活动2次以上,确保帮教工作务实有为。

(供稿:楚雄市关工委  李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