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江“五精五专”工作法  当好未成年“守航人”
法治教育 2024-10-11 分享到:

盈江县关工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对标省委、州委关于“一老一小”民生实事部署要求,充分利用学校寒暑假“空档期”,聚焦“特定”青少年群体多维发力,集中开展夏令营冬令营“两营”集训活动,自去年开办以来,盈江县“两营”活动已开展至第5期,参营学生358人,取得了明显成效,社会反响强烈。

一、精心组织“干实事”,多方聚力共建平台

盈江县利用寒暑假期间,一改以往只组织品学兼优学生参加的模式,创新组织“特定”青少年群体参加夏令营、冬令营,重点针对辖区内9—17岁的“特定”青少年开展教育、心理辅导和矫治工作。坚持县级统筹、部门联动、乡镇协助梯次推进,公检法司、教体、卫健等职能部门认真履职,县妇联、团县委等群团组织积极发挥自身优势,以安全、教育、医疗、宣传、应急、后勤等“一办六组”的组织协调机制,在营员筛选、场地选择、活动组织、工作保障以及各流程方面,通过集中力量、明确分工、协同作战的方式,统一全县上下的共识,整合各方资源、联动各方力量,形成整体工作合力,全力推进“两营”活动开展。

二、精研谋划“察实情”,多维考量全面摸排

秉持“精准办营、高质办营”初衷,做深、做细、做实办营前置工作。依托“农村家长学校”平台,采取镇村组“三级联动”模式,在全县15个乡镇1个农场社区全覆盖开展1轮“农村家长”培训,轮训家长6800余人次,厚植未成年人“家、校、社”共育的思想共识,为“两营”活动开办消除家庭担忧,赢得家长广泛支持。县关工委、县教体局联合组建一线摸排“先锋队”,分组分片摸排各中心校、完小等学校在校学生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研判的基础上,综合在校生触法、违纪、不良行多等因素,找准考实营员对象,做到精准定位、靶向发力。

三、精细管理“出实招”,活动开展有力有序

健全完善“两营”人员管理机制,做到管理有序、保障有力。“两营”活动采取“1+N”管理模式,将营员合理分班,每班配备1名教官、3名随班教师、1名宿管教师,确保每一名营员有人管、管得住、管得好。同时,开展“教师与营员”“医生与营员”“教官与营员”面对面交心谈心、心理咨询等方式,根据营员特点制定个性化成长计划,进行一对一精准沟通帮教,做到生活上关爱、思想上关心、心理上疏导。

四、精准施教“办实学”,变“漫灌”为“滴灌”

坚持训前调研,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夏令营开营前组织开展“大调研”,采取查询档案、入户调查、干部座谈等方式,全面掌握营员不良行为表现、兴趣爱好等信息。组织教育、公安、司法、妇联等部门就课程安排开展研讨,精心设置课程安排。每期“两营”活动均为6天,安排坚持“趣味与知识并存、理论与实践结合”,课程包含军训、心理健康、性健康教育、职业规划、观看励志电影、民族歌舞晚会、社会实践、强制隔离戒毒所警示教育、民族完全中学、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馆、青少年预防教育示范基地、青少年法治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等内容,每期活动根据营员实际情况针对性设计,实行差异、分类式帮教转化。

五、精实回访“问实效”,做好“后半篇文章”

坚持营地管理、后期巩固同向发力,构建起“营中+营后”一体帮教转化体系。按照属地政府负责一部分、辖区派出所负责一部分、学校负责一部分的方式,将营员以相邻相近为原则划分为3个单元,实行为期6个月的“网格化”跟踪回访,每月定期与家长、营员沟通交流,谈思想、谈认识、谈感受、谈变化,全方位多角度掌握营员的思想、生活、学习情况。同时,建立回访纪实机制,全程比对营员生活学习、行为习惯、思想认识及精神面貌前后变化,对巩固成效好的持续提振信心、加油鼓劲,对有反弹回潮倾向的加强关注、引导和正向激励;对屡教屡犯的纳入重点对象,持续开展帮教转化。据统计,帮教转化率达到99.17%,在开展“两营”活动的辖区范围内,青少年不良行为习惯也得到较大改善,触法犯罪现象明显减少。

(供稿:德宏州关工委)


云岭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