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是现代制造业的加速器,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催化剂和推进器。技术的飞速进步不仅改变了战争的面貌,也对未来战争形态产生了深远影响。2025年4月11日上午,昆一中西山学校报告厅内座无虚席,一场别开生面的人工智能科普讲座在这里隆重举行。本次由北京理工大学罗庆生教授为初二年级师生带来专题讲座《军用机器人与未来战争》,旨在为同学们揭开人工智能在军事领域神秘的面纱,拓宽他们的科技视野。
讲座由昆一中西山学校政教处主任秦金有主持。秦主任首先向在场师生介绍了罗庆生教授,他是北京理工大学的知名教授,在人工智能与军事科技领域有着深厚的研究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在本次活动中,昆一中西山学校教育集团总校长高富英为罗庆生教授颁发了学校首席科技专家顾问聘书,这意味着在下一步的工作中,罗教授将为学校的科技教育,提供更多帮助与指导。与此同时,罗教授也向昆一中西山学校赠予了由他主编的著作《这就是机器人》,这份珍贵的礼物象征着知识的传递与学术的传承,将为学校师生带来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前沿的科技视野,助力学校科技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随后,罗庆生教授的专题讲座正式拉开帷幕。罗教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和丰富详实的案例,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历程、技术特点以及在未来战争中的应用前景。他从早期简单的遥控机器人讲起,逐步深入到如今高度智能化、自主化的机器人系统,让学生们了解到军用机器人在侦察、排雷、作战等领域的广泛应用。他提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军用机器人将具备更强的自主决策能力和协同作战能力,能够在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中发挥重要作用,甚至可能改变未来战争的形态。
在讲解过程中,罗教授还展示了许多精彩的视频和图片资料,如先进的无人机侦察系统、智能坦克、无人舰艇等,这些直观的展示让在场的学生们大开眼界,仿佛置身于未来战争的现场。他强调,虽然军用机器人的发展带来了许多机遇,但也引发了一系列伦理和法律问题,如机器人是否应该拥有自主杀伤权、如何防止机器人被恶意利用等。这些问题引发了学生们深入的思考和热烈的讨论。
罗教授还与学生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耐心解答了他们提出的各种问题。学生们积极参与,踊跃提问,有的想了解军用机器人的具体工作原理,有的对机器人在未来战争中的道德责任表示关注,还有的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充满好奇。罗教授一一给予详细解答,鼓励学生们保持对科技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努力学习科学知识,为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昆一中西山学校副校长杨胜利对本次讲座进行了总结。他指出,人工智能作为当今科技领域的前沿技术,正在深刻改变教育的形态和方式。罗庆生教授的讲座不仅为学生们带来了前沿的科技知识,也为学校未来的教育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未来,学校将继续探索如何更好地将人工智能融入教育教学中,提升教育质量和学生的学习体验。
此次讲座让同学们对人工智能和军用机器人有了全新的认识,也激发了他们对科技的兴趣和对未来的憧憬。本次科普讲座的成功举办,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学习生活,也为昆明市第一中学西山学校营造了浓厚的科技氛围。学校通过邀请专家学者走进校园,为同学们提供了接触前沿科技的机会,拓宽了他们的视野,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和科学素养。相信在未来,昆一中西山学校将培养出更多具有科技素养和创新精神的优秀人才,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和国防建设贡献力量。
专家简介
罗庆生教
罗庆生,男,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现在北京理工大学机电学院任职,担任北京理工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主任。罗庆生教授系北京教学名师,北京师德标兵,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最佳指导教师,教育部创新方法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创新创业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机器人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青少年科技工作者协会常务理事,中国青少年科技中心科普报告巡讲团团长。此外还兼任科技部、教育部、工信部、国务院学位办等六部委特聘专家;浙江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南大学、东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八所“双一流大学”学报特约评审专家;中国发明协会高校创新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创新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北京创新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企业创新方法擂台赛特聘专家;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和全国大学生三大机器人竞赛评审专家、全国大学生十余项主要科技赛事裁判长等职;担任中国农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等四十余所全国著名中学科技顾问和二十余所中小学科技副校长等职。
主要从事特种机器人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研究,率领北京理工大学特种机器人技术创新中心研制出26种特种机器人及机电一体化装备,满足我国不同行业的重大需求,创造出巨大经济效益。获国家发明专利65项、实用新型专利36项、马来西亚发明专利1项;国家级、省部级优秀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共6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各3项;校级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6项、一等奖6项;校级课堂教学效果最佳奖2项;校“我爱我师”最佳教师称号2次;“感动北理,激励你我”最佳人物1次。主持或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28项,总经费逾2500万元,出版学术专著25部,其中结合“十二五”科研课题撰写的“智能作战机器人”荣获“中华优秀出版物”奖;发表论文380余篇,SCI、EI收录逾180篇;指导本科生课外科技创新团队获“全国大学生互联网+竞赛”、“全国大学生挑战杯竞赛”、“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等顶级赛事的“金奖”、“特等奖”、“一等奖”逾30项,是全国知名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指导老师之一。2012年10月26日至11月26日,由其指导和率领的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作品“新型节肢机器人”获得科技部和教育部联合推荐(惟一),作为全国高等教育战线选拔出的“科学发展 成就辉煌”现场展示作品,在北京展览馆响亮登场,向党的18大胜利展开隆重献礼,成为高等教育战线重大成果。近年来,曾前往全国各地中小学开展科技创新与科普教育活动,开展科普讲座和专题报告超500场,线上和线下听众超3,000,000人次。其中于2023年5月23日在湖南汉寿一中所作科普报告——畅游机器人世界,乐享机器人奥秘,线下听众800人,线上听众430,000人,一周内回看报告视频的听众超过580,000人,创下湖南单场科技报告听众最多记录。2024年,罗庆生教授担任主编正式出版的面向我国师范类院校“科学教育专业”的统编教材“人工智能基础教程”问世,广受好评,被我国一百多所高等院校选作大学本科生教材;其所作“人工智能”方面的专题报告已达30多场,听众超过10000余人。其于2022年主持开发的“新型高智能多功能排爆机器人”多项指标十分优异,整体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正在走向市场化、商品化发展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