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纪念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成立35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中国关工委和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联合表彰了北京市东城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等599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和尤娜等1397名“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
其中,云南省16个单位获先进集体称号,30位同志获先进工作者称号。
一起了解“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的温暖故事:
杜明龙 保山市隆阳区关心下一代委员会主任
杜明龙,保山市隆阳区关工委主任。从2006年基层关工委组织建设的开拓者,到2024年创新项目的领航人,18年来,他的足迹贯穿了隆阳区关心下一代事业跨越发展的全过程。推动创建全省首所未成年人矫治教育学校,矫治成功率达94%;筹建保山市首个“关新书屋”,为留守儿童点亮成长灯塔;打造心理健康指导、服务、干预“三个中心”,形成专业、完整的青少年心理健康矫治体系。从青丝到华发,他以坚守诠释初心,用实干书写担当,彰显新时代“五老”精神。
江正荣 楚雄彝族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
江正荣,楚雄彝族自治州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常务副主任。15年来,他积极争取资金救助困难学生,争取企业连续10年共捐资400多万元,救助困难大学生1100人。在他担任楚雄州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期间,全州多个单位和个人受到中国关工委、中央文明办和省关工委表彰表扬。他本人曾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全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受到中共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的表彰,五次被评为楚雄州人大常委会机关优秀共产党员。
刘浪 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第一中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
刘浪,楚雄彝族自治州楚雄第一中学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本着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刘浪一直致力于服务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他教学成绩优异,先后培养5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数百人考入高校深造。他还致力于开展学生的心理健康个体和团体辅导,受惠学生数千人。刘浪因工作突出两次被楚雄州教体局党委表彰为“优秀共产党员”,2019年被云南省教育厅表彰为“全国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优秀管理员”。
何红明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关工委身心健康文体委员会主任
何红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关工委身心健康文体委员会主任、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辅导中心主任,国家心理培训师、高级社工师。她长期专注未成年人积极心理及行为研究,主编心理教材11部,首创“智慧猫”教辅工具及“心声疗法”课程。牵头创建30个“心晴加油站”,组织开展心理讲座1600余场、团体辅导600余场、个案咨询639人次,成功帮助109名青少年走出心理困境。曾获云南省最美银发志愿者、“红河好人”等荣誉,多项研究成果获省级奖项。
李文香 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
李文香,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元阳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现任元阳县关工委主任,红河州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冬瓜岭烈士陵园特聘讲解员。退休20余载躬耕元阳县关心下一代事业,始终秉持“薪火相传”“后继有人”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扎实工作,开拓奋进。多年来,累计协调资金20余万元,在全县建成“留守儿童之家”5所,创办“超常少年之家”1所、家长学校3所。累计协调助学资金67.7万元,救助困境学生1139名。曾荣获中国关工委“先进工作者”、“云南省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等荣誉。
肖金华 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
肖金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广南县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执行主任。2017年退休后以“五老”精神为帆,护航青少年健康成长。他走遍50余校普法,组建“银发普法团”开展活动20余场,为30万学生筑牢法治防线;开展“一对一”帮扶,筹集20余万元助学基金助300余名贫困生,建设“留守儿童之家”解课后难题;创建“家风讲堂”,举办40余场家长课堂,让好家风润童心。年近古稀仍奔忙,感召更多“五老”加入,推动广南县关工委获评“云南省先进关工委”,用白发诠释担当,以余晖照亮青少年前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