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1日,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在玉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深受赞誉的玉溪市少年军校》上作出批示:“玉溪市关工委重视国防教育,创办少年军校效果很好值得点赞望继续努力,注意总结好办法、好经验。请‘火炬’刊登,以推广玉溪做法。”
深受赞誉的玉溪市少年军校
玉溪市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和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这个主题,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探索和实践,走出了一条利用学校暑假办好少年军校,炼铸学员良好意志品质的路子,赢得了学员、家长及社会的赞誉。1998年,玉溪市少年军校被共青团中央、国家教育部、解放军总政治部和全国少工委授予“全国先进少年军校”称号。
一、适应新形势,探索育人新途径
改革开放,使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生活在物质生活极为丰富环境中的未成年人,艰苦朴素的精神还有待培养,意志品质有待磨炼,行为规范有待培育,思想道德意识还有待提高,针对这种状况,玉溪市少年军校应势而诞生。
1995年初,玉溪市关工委设计出了创办少年军校的蓝本,这一举措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同年7月,经过精心的筹备,玉溪市关工委、玉溪军分区、玉溪市教委、共青团玉溪市委联合创办了玉溪市少年军校。
二、以“军”为核心,传承当代军人风采
玉溪市少年军校坚持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突出“军”字特色,让学员以人民解放军的好思想、好作风为楷模,通过军训活动,对学员进行意志、品质及毅力的炼铸,让学员感受人民解放军严密的组织纪律,服从命令、听从指挥、雷厉风行的作风,树立为祖国为人民不怕困难、顽强拼搏的精神。让学员切身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国防观念,增强刻苦学习、蓬勃向上的情怀。确立以“军”为核心的理念,传承当代军人的风采,是各学校开展军训活动及养成教育活动的主题。
三、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健全管理制度
市关工委在每年的全市关心下一代工作会议上,提前对第二年的少年军校的相关事宜进行安排部署。开班前一个月,市关工委牵头召开由联办单位及相关人员参加的联席会议,对本期的目标任务、组织管理、操作程序、参加人员、学员对象等事项进行精心安排。每期少年军校都组建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军训教学组、宣传教育组、宿舍内务与环境管理组、后勤保障组,各组责任明确、协同配合。在实践中,每期少年军校,市关工委主要领导都亲自过问,市关工委学校教育组的同志具体负责,玉溪军分区领导亲临现场给予指导。各联办单位领导关心,驻守少年军校的教官、教师和工作人员密切配合,齐抓共管,每期少年军校的学习训练都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效。少年军校得到了市委、市政府的肯定,将每年市级少年军校工作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予以保证,为玉溪市少年军校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
四、遵循青少年成长规律,丰富学习训练内容
顾名思义,少年军校,就是有别于以课堂教学为主的学校,就是以“军”为核心,以实践训练为主要内容的学校。玉溪市少年军校坚持以队列、队形、军体拳、内务管理等为主要训练内容,以实践教育、体验教育为基本途径,以团队活动和集体生活为主要教育形式,紧紧围绕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的要求,遵循青少年的生理及心理发展规律,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活动对学员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国情教育、国防教育、主旋律教育、科普知识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每期训练穿插安排文娱、体育、晚会、讲座等活动,使少年军校的活动更切合学员需求,更受学员欢迎,使学员在实践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达到提高学员综合素质的目的。
五、创新办学形式,扩大教育成果
1995年至2008年期间,玉溪市少年军校主要采取市级集中办学的形式。市级少年军校的主要任务之一是为本市实施“半军事化管理”的中等学校及进行强化养成教育的试点小学培养骨干,每期学习训练时间为10天左右,学员由市内八县一区按要求和条件选送。2003年以后,为促进山区、民族地区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市级少年军校学员人数增加了山区、民族地区学校的比例。从1995年至2006年期间,玉溪市市级少年军校共集中培训学员19期,7070人,其中学生学员6211人、教师学员1059人。
随着办学质量的提高和办学成果的显现,玉溪市少年军校的影响逐步扩大,各县区选送的人数也随之增加,学员面不断扩大。学员从起初的半军事化管理学校的骨干及养成教育试点学校的骨干向山区、民族地区学校师生拓展,从骨干群体向普通群体、特殊群体延伸。2008年以后,为了适应新的变化,玉溪市少年军校的办学形式开始从市级统一举办向县区举办、关工委及学校联办、学校自行举办等多样式过渡。2009年,新平县在县委、政府的关心支持下,县关工委与教育局联合,为我省的特困少数民族——山苏族当年的107名小学毕业生举办了一期全供给制的少年军校。少年军校的影响,改变了山苏族小学毕业生不愿上初中的状况,自觉地进入初中学习,结束了一些山苏族村寨没有初中生的历史。在红塔区,一位来自汶川地震灾区的小朋友还受到了红塔区少年军校的特别关怀和厚爱。
至今,玉溪市少年军校已开办24期,培训学员达7827人;各县区共办68期,学员11236人。
五、育人效果明显,少年军校成长强盛
玉溪市少年军校从创办至今,已越过了22个春秋,其效益主要显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员得到了全面的锻炼,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通过有别于普通学校的实践和训练。贴近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和实践体验活动,国防意识得到增强,爱国情感增长,集体主义观念、团结协作的意识、文明礼仪习惯得到培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助人为乐、关心他人的思想行为有了进一步的深化,组织纪律性进一步增强,很多学员成为学校品学兼优的好学生。红塔区少年军校第一区学员姜聪,刻苦勤奋,考入了清华大学。第四期学员崔文旻自己动手制作的方便插秧机,获云南省青少年创新奖,获得省关工委表彰。一些经过少年军校熏陶的辅导员老师,分别走上了学校领导岗位。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2、为学校的养成教育培养训练了骨干。学员把在少年军校中炼就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习惯及军事知识带回学校,在学校的各项活动中充分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成为了教师的好帮手,提升了学校养成教育工作的质量,促进了校风、学风建设。
3、培养了学员的独立生活能力,增强了自理、自立、自强的意识。很多学员,平时在家里依赖思想严重,动手能力弱,进入少年军校后,学会了生活,懂得了生活,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学员之间相互启发、相互熏陶、暗自较量,生活自理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家长普遍反映,少年军校使自己的孩子变了样,学会了很多过去在家里不愿意学、不愿意做的事。
4、营造了一种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环境氛围。通过举办少年军校,组建了一支由各相关部门同志、部队官兵、消防官兵、学校指导教师、少先队辅导员、校外德育辅导员、“五老”及家长共同参与的关心未成年人成长的队伍。使课堂育人、课外育人、环境育人有机结合,学员的情感、意志、毅力等非智力因素大大提高。学员素质的提高,社会的关心支持,学校教师的欢心,家长的满意和放心,为未成年人的成长创造了一种优越的环境,为少年军校的成长壮大注入了强劲的活力,玉溪市少年军校的生命力将更加强盛!
(云南省玉溪市关工委 李雪梅)
2017年11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