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调研 昆明市金殿中学专门学校建设
工作动态 2021-11-03 分享到:

20211022日,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陶晴主任等一行4人到昆明市金殿中学开展调研。

“老师好!”“老师好!”恰逢课间的校园里,不时飞扬着学生礼貌的问候声。学校校长胡亚边走边介绍地说,这里的孩子都很聪明、机灵、活泼,只是成长过程由于一些特殊原因,导致了“三偏两难”,即学习偏常、心理偏常、品德行为偏常,普通中学难以教育、家长难以管教。校长和教务处长陪同调研组同志走到学校广场中央,书写有“重新扣好人生的扣子”几个大字的牌匾格外醒目。

在座谈会上,胡校长介绍学校育人发展历程。昆明市金殿中学的前身为昆明市工读学校,1981年成立,是当时云南省唯一的专门学校。1990年,增加了“昆明市第九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名。2001年更名为昆明市金殿中学,并与昆明市第九职业技术学校实行两块牌子、一套领导班子的管理体制,延续至今。学校占地16亩,校舍面积7000余平方米,在校学生150余人。

 image.png

建校4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学校始终坚守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初心,坚持帮助孩子重新扣好人生扣子的育人理念,坚持走差异化教育路子,把“特殊孩子”当成“特点孩子”来进行施教,“量身帮助孩子重新定制”教育矫治策略,逐步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有特色的“131”教育矫治模式,即“1”以德育为基础,“3”以养成教育、法治帮助孩子重新扣好人生的扣子,不让一个掉队的孩子再掉队,是学校的育人理念和坚守的初心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支柱,“1”以教学改革为突破,构建适合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课程体系。课程建设,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以及特点,开设法治、机器人、书法、茶艺、乐高、篆刻、足球和射箭等校本课程。与此同时,学校办学还凸显教师24小时全天候呵护陪伴、驻校公安民警全程监控、教官辅助管教和驻校社工站常态化服务等特点,并彰显日常管理军事化、行为养成规范化和劳动教育实践常态化等特色亮点。调查显示,65%的学生学习成绩稳步提高,98%的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增强,95%以上的学生发生了转变。每一名初中毕业学生都能够升入职业高中。目前,正在积极探索与高等职业教育接轨,让这些孩子也能上大学。

image.png

昆明市金殿中学的40年办学探索与实践得出五点经验:一是不让一个掉队的学生再掉队,无微不至、诲人不倦;二是以德育为主线,深化改革,不断提升育人品质;三是运用心理教育等手段,提高教育、矫治科学化水平;四是坚持法治教育,勇于担当家长责任和义务,磨砺学生的意志品质;五是由传统的强制约束向教育矫治转变,由封闭管理向开放办学转变,由孤立发展向协同共育转变,由只关注学生现状向规划学生未来转变。

        目前学校发展中急难愁盼的问题不少,集中囿于学校校舍以及师资队伍的严重不足,招生规模无法扩大,无法满足社会需求,希望获得更大支持帮助。教育厅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丽和刘沧山、副秘书长杨云慧参加调研。


云岭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