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坪县关工委:坚持“七重七强”,让下一代有“满格”的舒适感、温暖感、荣誉感、安全感、幸福感
经验交流 2023-12-14 分享到:

引领青少年就是引领未来,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关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3年,兰坪县关工委坚持七重七强,让下一代有满格的舒适感、温暖感、荣誉感、安全感、幸福感。

一、重谋划强部置,以高位推动把准方向。兰坪县充分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准确把握机遇,强化措施,狠抓落实。一是高度重视。县委和县人民政府高度重视和支持关工委工作。11月份,在州关工委到兰坪调研座谈会上县委书记熊文彬同志强调: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的接班人,要深刻认识关心下一代工作的重大意义,常思少数社会主义接班人接不了班怎么办的问题。县委副书记、县人民政府县长张竞超同志强调:无论县财政再困难、再紧张,都要最大限度保证关工委事业正常发展,着力做到基层关工委有人办事、有钱办事、有场地办事二是高质推进。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关工委联席会议、关工委工作保障、五老关爱激励等6个机制。形成组织、宣传、政法、教育、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科协等有关部门单位以及涉老团体加强对关工委工作支持配合的工作格局。三是高效落实。县委、县人民政府高位推动关工委工作。全年,县委常委会专题传达相关会议精神并听取关工委工作情况2次,召开了全县关工委工作座谈会2次、关工委领导小组会议4次,深入各级各部门督促指导关工委工作6次,制定关工委工作任务清单46项,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重体系强组织,以阵地建设夯实堡垒。兰坪县不断加强关工委机构、队伍、阵地建设。一是建强机构。着力推进村委会、社区以上关工组织、学校关工组织、关工活动、关工保障全覆盖,年内充实了4家成员单位,县关工委成员单位拓展到37家,新建国企关工委1家,全县关工委机构增至190个,成立了五老驻会办公室9个,切实加强基层关工委组织体系建设。二是配齐队伍。县关工委专职配备了2名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县直党政机关明确了1名负责同志分管关工委工作,吸纳了12名退休老同志加入五老队伍,建立志愿服务队9个、五老宣讲团10支、五老人才库208人,配齐中小学校五老法治辅导员队伍27支,关工委工作队伍不断壮大。三是拓展阵地。全县32个村史馆、377个党群活动室拓展为关心教育下一代的新阵地,建成青少年教育活动阵地43个,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基地3个,未成年人犯罪观护基地1个,不断筑牢关工委战斗堡垒。

三、重宣讲强教育,以思想价值引领未来。兰坪县全面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往深里走、往实里走、往心里走。一是开展“六进”活动。深入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提出的新论断、新思想、新目标、新方略、新要求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医院、进协会、进家庭”“六进活动,开展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活动21场次,深入在五老和青少年中持续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教育活动260场次,各级关工委干部政治三力明显增强。二是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开展老少共筑中国梦”“中华魂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学习新思想做好接班人”“清澈的爱只为中国主题活动,组织开展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青少年主题教育活动200余场次,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活动100余场次,组织学生到通甸武装暴动陈列馆参观学习60场次,开展忘年挚友结对共建活动,成功结对16对,以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吸引青少年。三是引进先进教育模式。通过中组部组团式帮扶契机,引进上海进才集团、德宏民中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成果经验,以及柔性引进茚望教育人才团队的方式,推进全县教育再改革。2023年,兰坪县初中优生率比去年提高8.74%,高中录取分数线从2022年的276分提高到2023年的567分,教育质量明显改善。

四、重温暖强关怀,以齐心协力排忧解难。兰坪县以各级关工委为主,牵头相关部门联建联助,进一步夯实留守儿童之家,扎实开展对五失青少年的关心、关爱和关怀工作。一是常态化排查。实施常态化开展数据采集、核实报送等工作,全县排查出留守儿童1331人、重点困境儿童564人,由各中小学和村(社区)联合建立五失(失学、失业、失亲、失足、失能)学生群体花名册,实行定期开展走访,动态更新台账,做到基础信息精准、详实。二是精细化管理。建立健全教育管护网络,完善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档案,实施中小学校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受教育情况实施全程管理,利用电话、家访、家长会等方式加强与家长、受委托监护人的沟通交流,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平台优势,积极组织开展书信、演讲、征文大赛以及各类体育、艺术、社会实践等活动,纳入一人一台账管理对象43人次,确保精准管理不漏一人。三是精准化帮扶。针对留守儿童、困境儿童生活、学习、管理、教育、帮扶等方面的需求和实际,由县处级领导、乡镇(街道)班子、学校教师、村两委班子的力量、通过一对多,多对一的方式结成对子,建立领导干部挂联包保“4221”机制、“5+2+1”行动,确保每一名留守儿童都有一名监护人进行监护,签订了儿童委托监护责任确义书564份,建儿童之家160个,确保每名留守儿童、困境儿童有人管、有人问。

五、重帮扶强管教,以法律护航健康成长。一是未司项目平台化建立全省首个春燕兰坪工作站,建设全州首个专门教育学校,建成全县首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建立青少年心理咨询室、未成年人一站式保护中心,对遭受性侵害、家庭暴力的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一次性调查询问、人身检查、医疗救治、心理疏导及司法救助等一站式司法保护。二是管护帮教社会化。成立兰坪县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排查选送25名问题青少年到保山第十一中学、昆明起点学校专门学校进行矫治、挽救,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发挥五老帮教优势,定期心理疏导家访6次,通过帮教不起诉未成年人1名,切实强化管护帮教育作用。三是触法案件趋零化。通过各部门联动,全力推进未司项目,辖区内涉案涉罪未成年人大幅下降,1-9月份,案件数同期下降60%、人数同期下降了76.19%9月底,我县未成年人刑事犯罪案件万人比排名下降至全省112位,促进青少年平安成长,健康成长。

六、重整治强安全,以多方力量优化环境。兰坪县着力优化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一是守住校园周边红线。按照谁主管谁负责属地管理原则,严格落实涉校涉生矛盾纠纷滚动排查和多元化解部门责任,通过定期排查和集中排查,对涉校涉生矛盾问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逐人落实帮扶、教育、管控措施,五老联合相关执法部门开展各类清查活动45次,出动执法人员200余人次,覆盖全县226所学校,发现问题19个,督促全面整改。二是防住校园安全风险。落实三个一校园普法,针对学生、教师、群众及负有监护监管职责人员定制个性化法治教育课程。开展法治进校园173场次,覆盖全县师生89960人,开展模拟法庭进校园活动2场次,覆盖师生970人。开展校园安全教育宣讲活动23场,校园安全检查38次,督促落实安全隐患27处,开展紧急避险、自救演练452场次,参与师生6万余人次,校园安全环境不断提升。三是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推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在全县中、小学校中普及劳动实践课和劳动习惯养成课,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培养体系。持续开展家庭家风家教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五老好家教家风主题活动200余场次,建立家长学校180个。净化青少年成长文化环境,组织五老义务监督员对违规接纳未成年进入网吧、歌舞娱乐场所,违法违规销售各类非法盗版、黄色暴力等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有害出版物经营行为进行监督15人次,组织老年人艺术团送艺术下乡9场次。组织五老队伍、校外培训机构等参与青少年假期文体活动140场次。组织五老开展中考安全排查,覆盖8所中学、2所九年一贯制学校,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七、重示范强品牌,以局部带动全面开花。兰坪县着力宣传推广新征程上各级关工委和广大五老精心培育的青少年具有时代气息的关爱教育工作品牌,发挥以点带面的重要作用。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县关工委五老围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未司项目开展3次专题调研,总结提炼出全县未司项目8个方面的好经验好做法,在全州关工委系统内进行了推广;总结提炼出新时期青少年11个方面的新特点新问题,并先后提出20条措施类意见建议,16条措施在全县未成年人保护、预防未成年人犯罪工作中得到采用,为推动全县未司项目工作贡献了关工智慧。二是创建示范关工委。创建领导班子好、五老作用发挥好、制健全执行好、活动经常效果好、积极探索创新好的五好关工委2个,听取创建五好示范关工委工作情况汇报2次,下拨示范关工委经费1万元,解决创建过程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4个,扎实推进示范关工委创建工作。三是强化典型引领。通过公众号、融媒体等平台,发布关工委工作信息158篇,其中,相关信息被省级、国家级媒体采用16篇。2023年兰坪县关工委被评为云南省先进关工委荣誉称号,五老成员和正荣获得云南省最美银发志愿服务者荣誉称号,充分用好典型引领作用。

(供稿:怒江州关工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