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龙乡关工委自成立以来,不断完善管理制度、创新服务方式、优化队伍建设,广大“五老”同志紧密协作,关心下一代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健全组织网络,筑牢战斗堡垒
盘龙乡关工委坚持从健全组织,配强班子、建好队伍、筑强阵地入手,促进工作开展。一是注重关工委组织建设。建立党建带关键工作机制,组建盘龙彝族乡关心下一代工作五个专委,关工五委班子分工明确,职能明晰,又密切协作。结合新时代新形势,不断调整充实盘龙彝族乡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组成成员,定期不定期召开工作会议,适时总结工作经验不足,安排部署下步工作。定期组织“五老”同志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学习家庭教育、青少年心理辅导的知识和技能,定期交流工作经验和体会。2023年以来,乡关工委针对“五老”人员开展普法培训2期,到各村指导工作11次。二是注重基层网络建设。不断充实村(社区)、村(居民)小组、学校关工委的领导班子,确保“有人做事”。目前全乡6个村(社区)、中小学校、党支部所在村组已全部成立关工组织,做到有党组织的地方就有关工委,把党和政府的领导贯彻到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全过程各方面。三是注重五老队伍建设。配备配强乡关工委领导班子、村(社区)关工领导班子,并适时积极动员退休老干部、退休教师等加入“五老”队伍,目前全乡“五老”人员共273名。
发挥五老作用,积极主动作为
关心下一代,“五老”是主力。盘龙乡关工委在一手抓教育,一手办实事中,切实增强青少年思想道德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一是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利用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青少年儿童之家等文化活动阵地,创新活动载体,积极开展主题教育、征文、演讲、书法、绘画创作等活动,使孩子们在幸福快乐中健康成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二是加强法治教育。组织召开法制讲座、法律咨询等多种形式活动,以案说法,深入推进法治教育,积极探索“法治教育如何从青少年抓起”的有效途径,2021年至今共进校宣传、进村(社区)宣传、提供法律咨询20次,受教育学生6000余人,教师50人。抓牢法治建设,常态化开展法治宣传工作,组织“五老”深入开展禁毒防艾、交通安全、防范校园欺凌、防性侵等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以讲带学、以学带行,不断提高青少年遵法、学法、知法、守法的自觉性,增强青少年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三是做好帮困助学工作。开展困难学生帮扶活动,关注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失足青少年等特殊群体,努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乡关工委与妇联、学校和社会爱心组织、人士等做好协调配合,利用春节、“六一”儿童节、重阳节等节日,向困难学生、三好学生送去物资及慰问金。联合乡妇联开展“爱心爸妈”结对帮扶活动,共有15名“爱心爸妈”与25名留困儿童完成结对帮扶。摸清全乡较困难儿童底数,对接企业开展慰问工作,促进启航公益为25名困难儿童送上衣服、学习用品等物资。
围绕中心大局,展现“五老”风采
盘龙乡关工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助力围绕县、乡党委和政府中心工作。一是强化老干部培训。为顺应老龄化建设新业态,乡关工委依托组织优势,加强老干部培训,努力打造老有所为的重要平台、老有所学的重要课堂、老同志服务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阵地。二是推动青少年培育。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常委工作要求聚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战略安排和省“3815”战略发展目标谋划,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和“绿美盘龙”建设工作,助力优良“家风建设”“美丽庭院”等建设,创造利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良好环境。三是助力项目建设。盘龙乡关工委迅速响应,积极配合乡党委工作,组织“五老”深入各家各户、动员群众,落实征地等群众工作,推动项目建设。2015年,苗乡三七园区项目落地盘龙,需征地500亩,“五老”王玉琼主动参与,成功劝说“钉子户”,助推项目建设。2016年,乡党委为引进蔬菜种植项目到三合村委会法土龙村,需征用地300亩,乡关工委“五老”面对部分群众不支持的情况,深入了解情况,用心劝说引导,成功推动项目落地。
激发各方潜能,凝聚社会力量
关爱青少年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方联动才能发挥最大效应。一是聚焦技能培训。围绕乡党委、政府每年度工作总体目标和工作要求,通过对青年教育科技培训和参加县级相关教育培训等形式,强化技能帮扶,帮助农村青年靠劳动和技能创业,增收致富。二是开展专项活动。结合春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等多个重要节假日,联动宣传、妇联、文旅等部门,开展以关心下一代相关知识、青少年健康成长知识、青少年安全知识、王有德革命历史故事等为主要内容的专项宣讲活动。三是发挥典型引领。2016年6月在盘龙乡一字桥召开千人大会,对关心下一代工作有贡献的“五老”人员35人进行表彰。2023年重阳节活动上,全乡共1000余群众代表在盘龙乡文化广场召开大会,表彰工作积极、群众认可、青少年信赖的“五老”人员。通过表彰“五老”,宣扬“五老”先进事迹,以“身边人”带动“身边人”,让更多的人加入关心下一代工作队伍,积极帮助青少年成长成才。
(供稿:文山州关工委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