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孩子们的“小视界” 湾塘模式值得推广
经验交流 2024-04-09 分享到:

1.png

屏边县湾塘乡中心校成立于1971年9月,现有教学班级28个,学生911人,有教职工70人,党员37人。多年来,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认真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以“一个引领”铸基石,“六个抓手”当保障,“四支队伍”助带动,“四个课堂”促提升的工作思路,实现了“湾塘模式”的“零近视”。

“一个引领”铸基石

该校全面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扎实推进中小学校党组织领导的校长负责制工作,健全完善校党总支会议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等制度机制,书记、校长分设,推进交叉任职,落实“三培养”机制,注重把骨干教师培养成党员、把党员教师培养成教学管理骨干、把党员教学管理骨干培养成校级领导,确保党对教育工作的领导贯穿学校办学治校全过程。现已将7名教师培养成为学校中层干部,进一步提升党组织和党员教师队伍的“领航”能力。

“六个抓手”当保障

一是体育锻炼抓得“勤”。学校认真抓好“双减”工作,坚持五育并举,用好用足课间休息时间,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每天锻炼时间均在3小时以上,每月组织一次班级篮球赛,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运动会,体育老师成为全校最忙的人,其他科目的教师全员为体育“代课”。

二是合理膳食抓得“好”。学校认真落实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和寄宿生生活补助政策,因地制宜合理搭配膳食,让学生吃好、吃出健康。每周二牛肉,周四羊肉,搭配胡萝卜、南瓜、西红柿等富含维生素的蔬菜,早餐和运动后加餐让孩子多吃鸡蛋,合理膳食对保护视力起到很好的作用。

三是睡眠时间抓得“足”。学校注重培养学生健康行为习惯养成,建立高年级学生“一对一”帮带新生机制,帮助新生在短时间内学会叠被子、梳头、洗碗、洗衣服、洗澡等基本生活技能。养成了7:00起床,7:20—7:50跑步,12:30—13:30午睡,21:00睡觉的良好习惯,每天的睡眠时间在10小时以上。

四是电子产品管理抓得“严”。学校严格执行“严禁学生把电子产品带进校园”的纪律要求,除上课根据需要使用电子白板外,其他时间学生几乎与电子产品“绝缘”。通过家长会引导家长言传身教,合理安排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

五是劳动实践抓得“实”。学生就是学校的“小小保洁员”“小小园艺家”,学校认真开设劳动实践课,带学生种植菠萝蜜、柚子、木瓜等热带水果,讲解种植方面的知识,让孩子们在劳动中体会劳动之美,爱上劳动,确保孩子们能够及时缓解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导致的眼疲劳,并将“思政树德、教学增智、健康强体、文化育美、劳动善作”的理念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形成“五育一盘棋”的教育教学模式。

六是视力筛查抓得“准”。学校聘请乡卫生院院长为卫生副校长,指导视力筛查监测工作,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全体学生视力精准筛查工作,建立学生健康成长档案和近视预警机制。发现视力明显下降或有近视倾向的学生,学校及时进行爱眼、护眼宣传,并对其进行个别卫生用眼辅导,配发儿童预防近视坐姿矫正器,及时帮助学生调整在校读写坐姿习惯,并和家长取得联系,开展3个一的“一次预防近视家访、一次专家指导、一次视力筛查反馈”活动,并将筛查数据如实记录存档上报。

“四支队伍”助带动

建立“党员+教师+少队”的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用好党员、少先队等“关键少数”,设立党员示范岗、少队监督岗、教师服务岗、银发服务队,以党建带队建、“老师参与+学生自主”的管理模式,对学校教学、环境、安全等分级负责,实现自主管理、自主监督、全面提升,达到“零近视”目标。

党员示范促提升。学校党员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在教学中刻苦钻研做好表率,建立“党员示范岗”,以“老带新”和“传帮带”的形式,每两周开展一次党员示范课。示范岗教师同时担任护眼示范教师,把护眼知识作为示范课的内容之一,为全校教师上好“护眼示范课”,让更多教师掌握规范的护眼知识。

少队监督养良习。为进一步营造一个文明、有序的育人环境,湾塘小学设立“少队监督岗”。监督员由各中队负责人进行选拔,选出工作能力强、文明守纪、以身作则的少先队员来担任,经统一培训后方能上岗执勤。少队监督岗采取轮班执勤制度,上学、放学及课间,教学楼、操场边、食堂前都有他们认真执勤的身影。每天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到岗,来回巡查监督,及时纠正挑食、不认真做两操等行为。监督员们就像闪烁在校园中的点点星火,用行动去影响和带动每一个湾塘学子。

教师服务暧人心。作为寄宿制学校的教师既是知识的传授者,也是生活服务员,既当良师还当“父母”。该校组建“1名校领导+N名教师”的服务小分队,制定每周服务工作计划,从学习、安全、两操、食宿等方面服务全校学生,学校的每个角落都有他们服务的身影。经常在食堂给孩子加菜的李老师,孩子们亲切地称呼他为“李爸爸”;在宿舍陪宿的毛老师,孩子们都叫她“毛妈妈”,这些“爸爸妈妈”时刻关注并提醒孩子们保持良好学习和生活习惯,不做“小胖墩”,远离“小眼镜”。

银发生辉映初心。充分发挥退休党支部的党员作用,成立银发服务队,开展精神关怀及物质关怀服务。老教师、老党员每月定期及不定期到学校为在校教师传授教学经验、与学生相处之道等;邀请乡镇机关退休老干部、民间文化传承人共同为学生举办民俗课堂、“红色课堂”,传承民族文化、红色文化,增强学生文化自信。老党员不定期开展留守儿童和困难学生的帮扶及慰问活动,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解决他们上学的后顾之忧。

“四个课堂”促提升

绿色课堂增活力。结合绿美校园资源,开设“绿色课堂”,适时将课堂搬到“树荫下”。在操场边讲解习题的黄老师,大树下带领学生记忆单词的王老师,花坛边高声朗读的孩子们……整个学校的树荫下都是学校的绿色课堂,都是孩子们学习的乐园。每周一到周三以学段合理安排绿色课堂,制定绿色课堂排班表,周四各班根据需要合理安排,有效利用绿色课堂,打造活力校园。

红色课堂悟初心。充分挖掘湾塘小学的历史背景,以滇越铁路、人字桥等红色文化为基石,不断挖掘红色课程,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每月第1周将思想政治、历史文化、英烈、模范人物事迹等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作为国旗下讲话的主题,以班级为单位轮流开展,旨在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让红色的种子深埋孩子们的心中。

民俗课堂重传承。学校结合屏边苗族、彝族等多民族特点,将民间传统工艺、芦笙舞、苗家刺绣等民族文化融入课程中,开设民间民俗用品制作、民族刺绣等10余项校本课程,丰富课程内容,传承民族技艺,弘扬民族文化。建立学校陈列室,每学期将学生作品进行评比,评出优秀作品并在陈列室展示,让学生讲解制作过程,让民俗文化得以传承,培养学生自信心和荣誉感。

“睛”彩课堂护成长。该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核心,践行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推行爱眼护眼“6不6要”和“6个一睛彩课堂”。每班张贴一张标准对数视力表、中小学生每天上下午各做一次眼保健操、每月开展一次班级内视力自测、每季度开展一次近视防控科普宣教活动、每学期初开展一次专题部署、每年跟踪对比分析一次全校学生视力状况等“六个一”近视防控机制;同时,努力改善学校教育教学设施和环境,增加学校绿化面积,落实教室、宿舍等场所采光和照明卫生标准要求,为学生提供符合用眼卫生要求的学习环境。利用爱眼日开展《“睛”彩人生,从我做起》护眼周系列课堂,组织护眼知识宣讲、眼保健操评比、护眼手抄报评选等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增强护眼的行动自觉和护眼的能力。好习惯的养成,既促进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也推动了学校的全面发展。湾塘小学党总支、党支部分别被评为红河州党支部规范化建设示范党支部,学校先后获得云南省“云岭先锋 育人红烛”党建示范校、教育部第六批和云南省第五批“双减”典型案例、云南省教学成果奖(基础教育)一等奖、云南省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因近视防控工作成绩突出,湾塘小学先后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频道、新华社等新闻媒体宣传报道,实现孩子视力“零近视”的湾塘模式也被中宣部制成宣传片向海外宣传。

通讯员:项正芳(屏边县教育体育局)
责编:普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