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翔区一体化推进科技人才培养深化关工委工作落地见效
经验交流 2024-10-12 分享到:

4.jpg

近日,临翔区忙令完小4名学生代表参加了云南省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在激烈的无人机障碍飞行挑战赛中,参赛选手表现出色荣获三等奖,实现了临翔区农村小学在科技体验和创新类比赛上“零”的突破。这得益于该校编程社团组建的“科技小分队”,诸如忙令小学这样,为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多所学校除了编程社团,还组建了多个科技社团,先由学生报名,学校选拔,每周星期五定期开展社团活动,每年组织多次科技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充分体验学习、创造、动手、动脑的乐趣,培养和提升学生敢于挑战、勇于创造的创新能力和素养。

今年来,临翔区科协关工委、教育体育局关工委及各中小学校关工委组织聚焦推动教育与科技、基地与人才一体化融合发展,多措并举,通过加强基地建设、丰富科普活动等方式,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和科普活动质量,以多元化科技教育赋能,助力青少年成长成才。

  一是加强基地建设,以知促学伴成长。以科普项目为依托,先后建成临翔区第一个人工智能创新实验室、临翔区首个天文科普教育基地,为当地中小学生开展不同形式的科普教育活动提供了重要阵地。目前,累计开展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培训123期2780余人次、科普研学营3期80人次。同时,围绕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汇聚临翔主城区(含周边)20余个科普基地、30余项科普服务形成科普教育“地图”,充分发挥科学普及、人才培养重要阵地的优势,拓宽青少年科学视野,激发求知求学的动力。

  二是丰富科普活动,以行践知促成长。以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契合青少年获取科学知识的需求,拓展“趣科普·智同行”工作品牌影响力,深入开展馆校合作、科普小课堂、科普研学营、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30余场次2万余人次,让学生在不一样的科学教育课堂中学到更多的科学知识,在互动式的活动中激发探索科学的兴趣,在体验式的实践中培养动手能力,以多元、有趣、生动的科普活动提升青少年科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三是强化师资力量,以学赋能育人才。不断加强与华中科技大学、云南大学等高校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融合,积极组织科技教师参加各类培训班提升教学水平,协调社会教师资源每月深入偏远山区开展科教帮扶下乡活动,最大限度发挥优质师资对中小学生的科学启蒙和引领作用,以人才带领人才,以人才培育人才。

  四是积极组织参赛,以赛促练出人才。组织中小学生参加各类科技创新大赛、机器人竞赛、无人机大赛等比赛,今年来,共有18名学生分别在第8届全国青少年无人机大赛(云南赛区)、第十届全国中学生科普科幻作文大赛、第38届云南省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云南省第十五届“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空天科技体验与创新大赛云南赛区选拔赛中荣获奖项。通过比赛,让更多学生走出校门眺望更大的世界,以赛促练、学赛结合,激发青少年学习的自主意识、积极性和创新性,提高青少年的心理素质和科学素养。


云岭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