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活“五老”助力作用 ​社区“双减”走深走实
经验交流 2024-10-16 分享到: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在双减工作中的助力作用,开展了有针对性地选树学校在社区的重点活动,突出双减政策走深走实,积极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一、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走好双减调研先行

实施双减政策,决不是短期安排,而是对我国教育格局的重大调整,是一次教育观念的重大变革,是党中央、国务院站在以人民为中心的战略高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保障每个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作出的重大决策。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积极作为,制定五老助力双减工作方案,提出工作目标、工作范围、工作形式和内容、工作步骤。利用半年时间分三个调研组,先后对9个州市(分别到迪庆、丽江、大理、昆明、昭通、曲靖、保山、德宏、红河等州市)开展双减政策实施活动调研。印发调研函内容明确富有针对性,调研内容涉及如何有效做好五老助力双减工作;老校长下乡指导年轻教师对教学质量提升的需求;学校课后服务师资人手紧、负担重,对高水平的校外师资需求;学生、家长对高水平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需求等。所到之处,及时加强宣传双减政策和关工委作用优势的发挥,先后深入中小学发放调研问卷表4722份。省教育厅关工委支持指导曲靖市教体局关工委赴麒麟、沾益、马龙和曲靖经开区向家长宣传双减和五项管理等政策,组织活动1600余场次,接待来访家长2900余人次,采纳意见100余条。

省教育厅关工委2023年积极申报教育部关工委课题获得立项,及时成立课题组跟进研究,完成教育部关工委《双减背景下云南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参与社区教育路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结题。通过这些调研和教育部关工委的课题研究,为全省教育系统关工委进入社区双减助力,开拓课后服务空间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配合主渠道主阵地,选好双减善做善成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贯彻双减政策进入社区的落地生根,有着许多可做之事。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选好双减项目,由点到面促双减,引导学校与家庭、与社区的活动融通,不仅利用双休日和两个假期,还利用课后回家时段开展丰富多彩活动。让孩子们不仅提升了身体素质,增强了社区活力,更是在兴趣活动中让小朋友们玩的开心快乐,还在社区的生活环境中互助合作,促成孩子阳光性格与自信品质的养成。倡导宣传社区助力双减,昆明市盘龙区新迎第二小学的跳绳运动,这所学校位于闹市区出了名的地方小(整个校园占地不到九亩,却要容纳六个年级26个班1383名学生),课后活动势必延展到社区,且长期坚持。通过一根绳,跳出了学校与社区的共育平台和双减落地的体育运动。

双减不仅仅是作业和培训的减负,更是教学理念、教育思维的更新。云南省教育系统积极探索一对一的校社服务课后方案,注意及时总结经验。如,昆明市五华区龙翔小学的作业课堂完成后,跟进社区丰富娱乐服务内容。云南省教育系统关工助力双减重心下沉,以小切口进入社区,培育特色工作品牌。楚雄彝族自治州双柏县大麦地中心学校把优秀传统文化采用说、唱、画等形式,增强课后学生参与的趣味性,让教育回归本质,让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三、确立服务基层导向,做好双减分类指导

双减是一项长期性、系统性的工作,在持续推进双减工作的过程中推动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机制,打好家校社接对活动阵地战。教育厅关工委注重双减实效,跟进社区分类指导,鼓励五老进社区,助力志愿服务社区。云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关工委开设社区四点半课堂,指导青年志愿者利用放学后,开展对社区中小学学生进行作业辅导、兴趣培养等活动,切实帮助社区解决中小学学生放学后,没有家长监护、作业没有人辅导的问题。云南省各州市教体局关工委加强对学校课后丰富活动的支持帮助和动员更多社区参与学校课后活动开展。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大仓镇中心学校所辖的12所中小学,活动纷呈。大仓中学足球队代表巍山县参加大理州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啦啦操队连年获得第一名。

四、积极释放五老能量,用好双减服务平台

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有遵循,助力双减政策配合有方向。社区里的老同志是家中一宝,又是双减政策进社区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省教育厅关工委针对社区学生课后活动面窄的问题,指导学校联合社区关爱学生确立课后服务的范围内容,开展大手拉小手活动。教育系统关工委紧紧依靠五老这一特殊群体,充分发挥他们的政治优势、经验优势、威望优势,以五老志愿者活动等方式,引导学生课后兴趣拓展,善用青少年活动中心、科普基地和文化体育等公共设施丰富学生活动,精心挑选符合条件的五老志愿者为青少年提供免费的讲解和活动指导。

另一方面,针对学校课后服务不平衡的问题,各教育系统关工委充分用好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和非物质文化传习馆等服务平台,赓续红色基因,弘扬优良传统。迪庆州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小学与州红军长征博物馆合作,通过课后组织学生参观和研学活动,培养了一批格桑花小小讲解员,既沁润社区打造学生们双减后的红色记忆,又把爱党爱国爱家乡情怀植根于民族少年心中,独克宗小学民族少年在一次次讲解中,理解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髄。

五、发挥活动品牌效应,打好双减提质战

云南省教育系统关工委促双减内在的关键,离不开为学生健康成长保驾护航,为学生家长排忧解难,为云南教育高质量发展汇聚力量,努力提升办学水平,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参与教育强国建设,为学生的终身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让老校长下乡的活动品牌持续发光,组织动员教育系统五老老校长下乡上倾力,认真把脉促提质,助力双减出实招。连续三年组织开展老校长下乡,聚焦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组织老校长和学科带头人深入到昆明市寻甸县、玉溪市元江县、普洱市澜沧县、西双版纳州勐海县,采取听课、评课、专题讲座等互动方式,助力提升中小学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受益教师达2000人。以此有的放矢助双减,较好地融入立德树人工程。

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充分利用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阵地,组织五老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建设,着力提升社区服务双减质量。有序组织收听收看教育部关工委开设的线上家庭教育公开课8期和云南10个实践区骨干培训三期。云南省教育系统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区建设从盈江生动实践的项目启动,到顺利通过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验区检查验收获全国通报表扬。这为云南省家庭教育工作提供了好的示范和样板,增强了社区双减扩容提质的信心和决心。五华区、盘龙区、彝良县、会泽县、建水县五区县今年获准全国规范化家长学校实践活动实践区建设项目,县区教体局认真履行牵头抓总和关工委配合助力作用,积极与示范区学校密切合作,与连续推出的公开课紧密结合,与驻地的家校社紧密结合,探索提升家长学校的新思考、新特点、新方法,不断带动家庭积极参与到家长学校的活动中来,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总之,双减工作方兴未艾,关工委助力大有可为。社区育人是双减功能释放的重要阵地,也是云南省教育系统关工委工作的新战场,需要我们牢牢把握立德树人使命,需要学校、社会、家长的协同育人合力,需要不断努力让双减政策在关工委工作中行稳致远。

(作者系云南省教育厅关工委主任  陶晴)


云岭春光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