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西双版纳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边三好”重要指示精神,探索实施“‘五老’1+N”工作机制,引导“五老”到边境地区开展助力兴边富民行动,为西双版纳边疆党建长廊建设注入银发力量。
实施“‘五老’+党建”,助力组织强边
探索离退休干部党建融入抵边村(社区)机制,州市场监管局等帮扶单位离退休人员党支部,与勐满村等抵边村(社区)党支部融合共建,在组织共建、产业发展、作用发挥等方面达成共建协议,示范带动更多“五老”人员为兴边富民增添正能量;王国花、张美琼、高琼等老教师采取“说+唱+跳+奏”新方法,入村(社区)开展党的创新理论宣讲30余场次,宣讲作品《布朗说唱“唱响新条例 人人守律法”》荣获西双版纳州“党的创新理论我来讲”大赛文艺类一等奖,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边境一线生根发芽。
实施“‘五老’+传承”,助力文化润边
构建“文明+文艺+教育”文化传承机制,选任德高望重的“五老”担任村(社区)红白理事成员,充分发挥他们的威望优势和经验优势,入村(社区)宣传喜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行为,教育引导边境群众除陋习、树新风;组织老年大学等银发志愿服务队开展“送文化下乡”、“送健康下乡”等活动50余场次,通过章哈、布朗弹唱、快板等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宣传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沈卫国、山达、单西云等40余名“五老”宣讲团成员下沉边境一线,开展“四史”、爱国主义、家风家教、健康卫生等宣传教育活动100余场次,进一步提升边境各族群众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优秀传统美德。
实施“‘五老’+治理”,助力固边稳边
建立“退休党员+退休职工+老年人+家庭成员”银发基层治理机制,引导州公安局退休人员党支部、勐海县司法局离退休党支部等10余支银发服务队,协助村(社区)理事会开展邻里矛盾、突发事件等问题线索排查及矛盾纠纷化解,并为群众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等公益法律服务,真正实现“小事不出村、矛盾不上交”;张石二、周顺明、岩滇等20余名老干部积极参与人民调解工作,协助基层人民法院成功调解交通事故、医疗纠纷等疑难矛盾纠纷100余件,张石二被司法部授予“全国优秀人民调解员”称号、周顺明被评为云南省人民调解工作岗位学雷锋标兵等荣誉称号;景洪市允景洪街道枫叶银发志愿服务队、勐海县勐海镇景养社区景真糖厂小区党支部等银发志愿服务队,探索“党建+业委会+银发志愿服务”等治理模式,以“小区事,大家议”等方式,走出一条自我服务、自我管理的新路子。
实施“‘五老’+关爱”,助力人心聚边
健全“法治+健康+帮扶”青少年关心关爱机制,引导龙思海、朱秀芬等20余名老干部发挥自身法律专业特长,积极参与“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法治宣传、充当合适成年人等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用法呵护青少年成长;陈云茜、陈红英等10余名老干部开展儿童自我认知情绪管理、青少年心理生理健康等家庭教育活动30余场次,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辅导、法律咨询等公益性服务1000余人次,用心护航青少年成人;张美兰、廖红祥、彭福源等老干部充分立足关工委职能优势,帮助品学兼优、家庭困难等村(社区)中小学生,积极争取上海来伊份公益基金会鸿鹄专项助学金、春蕾计划社会爱心资金、关爱行动计划助学金、宋庆龄基金会爱心物资等,用爱帮助青少年成才。
(供稿:西双版纳州委老干部局 盘亚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