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绿春县以党建引领为核心,聚焦“一老一小”重点群体,通过夯实管理、打造平台、强化服务、整合资源,形成一套富有成效的关爱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留守老人和儿童的幸福指数。
党建引领,织密“四级网格”体系。绿春县构建“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机制,形成“乡党委—村党总支—村组网格员—党员中心户”网格化管理体系。通过“千万干部下基层行动”,组织在职党员干部、退休干部、驻村队员、教师等力量,对全县7462名留守儿童、2211名留守老人开展全覆盖摸排,分类建立心理偏差、特殊困难、监护不力等类型档案,并动态更新信息,确保底数清、情况明、责任实。同时,推行“万名党员联万家”活动,党员干部结对帮扶,常态化开展走访探视,解决实际问题,2024年以来累计探访超2万余人次。
阵地覆盖,打造“朝夕服务”平台。通过整合资源,绿春县建成37个居家养老服务中心、6个乡镇敬老院、92个儿童之家,实现服务阵地全覆盖。例如,戈奎乡依托敬老院设立,配备棋牌、音响等设施,为老年人提供休闲场所;未成年人保护站则设置积木区、读书角等,满足儿童多样化需求。此外,驻村工作队协调资金建设“老年互助中心”,安装太阳能洗浴设施,改善学校基础设施,并捐赠衣物、被褥等物资,惠及数千名儿童和老人。
服务创新,丰富“关爱活动”载体。精神文化服务。每周六开展“大手牵小手”、陀螺赛、篮球赛等活动,组织亲情连线帮助老人与子女视频沟通,通过农家书屋培养儿童阅读习惯。健康与教育保障。联合乡镇卫生院开展体检送健康活动,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惠及留守儿童98人、留守老人96人;驻村工作队为患病儿童联系医疗资助,并为困难学生提供助学款,防止因贫辍学。“五老”成员通过巡回宣讲的方式到抵边乡村学校为2000余名中小学生讲授“关爱明天·普法先行”、我身边的守边故事等内容,告诫孩子们从小懂法、守法,同时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怀,教会他们感恩社会、感恩父母。开展离退休干部就近与身边留守儿童结对活动。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结对的方式,不定期开展同读一本书、同唱一首歌等活动,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特色主题活动。策划“暖冬助学”“衣暖童心”“陪伴成长”等系列活动,引入社会力量捐赠教学用具、书籍等,并通过“快闪图书馆”“趣味积分兑换”激发儿童学习兴趣。
社会协同,凝聚“多元帮扶”合力。绿春县积极引入社会资源,如省政协驻村工作队发挥协调作用,促使爱心企业捐赠保暖物资、医用口罩及电风扇,价值达50万元,同时联合上海、北京等地企业开展公益项目。建立 “挂联帮扶” 制度,广泛动员公安干警、青年志愿者、“银发管家”、乡村教师等群体参与 “公安护学岗”“收家治家” 等志愿服务,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尽责的良好局面。
绿春县通过上述举措织牢了“一老一小”民生保障网,留守儿童中376人纳入低保,5人享受残疾人补贴;留守老人中401人纳入低保、93人享受残疾人补贴,3950人享受高龄补贴。下一步,绿春县将进一步深化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模式,为乡村振兴注入更多民生温度。
(绿春县人民政府办公室:龙云彪)